公考日常常识及答案汇总-公考日常常识及答案汇总大全 2025-05-06 01:51:55 0 0 公考常识是什么意思? 公考常识是指在公务员考试中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能力。这些常识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社会民生、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包括判断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公考常识的要求是要求考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有基本的了解,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和态度,在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时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公考常识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和理性的把握。 2021公考常识?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1.儒家 (1)孔子。春秋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民”。创立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编成。 (2)孟子。名轲,“亚圣”,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孟子在政治上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本善”。 (3)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道家 (1)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2)庄子:名周,代表作品为《庄子》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3.法家 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李斯等。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著有《韩非子》。 4.墨家 墨家创始人为墨子,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节用”等观点。“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属于墨家最伟大的精神。 公考的常识题来源是哪里? 公考的常识题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二是国家重要会议和重要讲话精神,如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工作会议等; 三是国家发展规划和重要文件,如五年规划、国家战略等; 四是国内外重要事件和热点问题,如国际形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 五是基本常识和通用知识,如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这些来源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多个领域,考察考生对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事件和基本常识的了解和掌握。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