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参公单位如何定编制)省考参公单位如何定编制岗位

经过公务员考试招考进参公单位的人员是什么编制?或者说是什么身份?公务员?还是事业人员?

经过公务员考试招考进参公单位的人员是事业编制,只是工资福利参照公务员执行,不属于公务员,不具备公务员身份。

参公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问题?

参公管理并不是公务员.参公人员还是事业性质.只不过待遇参照公务员. 单位有公务员编制30个,并不代表30人都是公务员. 想知道占不占编制.可以到单位的人事册上就能看到.或者到人事局查查.

如何确定单位是事业单位还是参公单位?

根据以下几点区分;


参公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

公事业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在享有的资源方面存在不同。参公事业单位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参公事业单位的存在不仅仅是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希望,更是现实的需要,其产生是遵循了“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组织资源配置逻辑。

工资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是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而事业单位适用《预算法》、《会计法》等。

进入参公单位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而事业单位通过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

(省考参公单位如何定编制)省考参公单位如何定编制岗位

省考参公职位从单位性质不是行政单位,是事业单位编制。被录用后从个人身份是公务员,因为也经过公务员登记,工资待遇和福利完全执行公务员。也实行职级并行制度。

参公人员如何定级?

职务确定

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由任免机关在有关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和非领导职数范围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

级别确定

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级别,根据本人所任职务、任职年限、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其中,原已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首次确定级别时,适当考虑本人原已聘专业技术职务年限因素。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