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招考单位性质参公(公务员考试单位性质是参公什么意思)

一、公务员考试单位性质是参公什么意思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单位性质是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岗位,也就是其编制为事业单位的编制,不过其薪资待遇,职级制度都是和公务员一样的。

根据《广安市考试指导中心2015年度考试计划安排表》可知:2015四川下半年公务员考试时间暂定为11月份。

2015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预计在10月份左右发布,您可以持续关注四川中公教育为您提供的:2015下半年四川省考招考公告最新信息。

根据四川中公教育的最新消息可知:2015四川公务员考试成绩将于:6月6日零时发布您可以锁定四川中公教育为您提供的:2015四川公务员笔试成绩查询入口查询自己的笔试成绩。

更多四川省考面试时间相关信息,请参考:四川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二、参公事业单位和普通事业单位有啥性质区别

参公事业单位顾名思义就是指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单位属于事业性质,但执行公务员法,按照公务员模式套发工资、执行晋升。事业单位是大概念,包括公益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和参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只是其中一种类型。两者关系相当于前者是儿子,后者是儿子,只是儿子比老子强罢了。

1、身份区别。参公事业单位和其它普通事业单位都使用事业编制,但参公事业人员进行过参公登记,不执行事业单位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在工资待遇和晋升方式上等同于公务员,可以在参公单位和行政机关自由流动(部分地区仍有障碍),身份待遇明显“高”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由于是公务员身份属性,进入参公事业单位需要参加公务员国考或省考,而普通事业单位则只需参加所在地区的事业单位招考。

2、待遇区别。参公身份等同于公务员,执行公务员工资标准,享受车补和年终绩效奖等待遇,而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绝大多数地区没有车补,在年终绩效这一块普遍也比公务员要低,加上一些津补贴上的差距,参公事业人员年均收入保守要比普通事业编制人员多出两万以上。对靠拿死工资的上班族来说,这是不小的差距。

3、改革区别。参公事业单位主要集中在行政类事业单位和执法类事业机构。其中,行政类事业单位在本轮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全部清理,并入行政机关作为内设机构,或者剥离行政职能改为公益类事业单位,今后不再增设或单设行政类事业单位,不再允许事业单位出现委、办、局字样。执法类事业机构暂时不列入改革范畴,维持现状,有待中央进一步明确政策统一部署改革。其它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将在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革。其中,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基本保持现状,部分职能相近的或撤并整合,减少机构形成合力;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改革分三种类型,效益差点、主要职责是公益服务的,剥离收费或经营职责,改为公益一类;效益一般、可以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保持现状;效益好的、主要职责是收费或经营职责的,剥离公益职责,改为企业。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是自收自支性质,这类单位非常明确,在2020年底前全部改企,人员除极少部分根据职能改革,划转到其它事业单位安置外,其余的全部随单位改革全部转为聘用制人员。

三、省考参照管理事业单位是公务员吗

省考参照管理事业单位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

参照管理:

参照管理全称叫“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这些被管理的人员就叫参公人员,单位即为参公单位。

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与联系:

一句话来讲,公务员和参公,可以理解为只是编制不同,一个是行政编制,一个是事业编制。

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但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

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除了编制不同,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附则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调动等待遇是一样的。

公务员简介: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其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8年5月21日发布的《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9万人。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公务员范围规定》和《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明确了公务员的具体范围和职务、职级、级别的管理规定。

四、省考考进了个参公事业单位,算什么编制

算事业编制。简称“事业编”人员。因为,现在所有事业单位自2014年7月1日以后,都实行合同制,言下之意就是取消了“干部制”。所以全称应该叫“事业编合同制人员”。而参公的意思,就是事业编合同制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模式和待遇。公务员也不是简单的“国家干部”,而是国家工作人员。分成两大类:1.国家专业技术公务员;2.国家行政管理公务员。前者是技术类公务员(职称类公务员),后者是行政管理类公务员(职务类公务员)。因此,事业单位的参公模式,主要也是实行职称类合同制和职务类合同制,两大类事业编管理模式。

五、既然参公是事业单位编制,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因为参公单位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需要招聘新人也必须参照行政机关一样,通过公务员考试统一招考。

一般情况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是不能直接转为公务员编制的,要转成公务员必须通过考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式:

1、参加国考、省考。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公安干警、法院、检察院岗位等。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去参考,工作年限务必要超过1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较广泛,主要是技术岗位居多,海关、边检等岗位较多,部委文秘岗位也不少。

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有时,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工作经验,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总体来说,要求很严格。

3、破格提拔的情况(要努力争取)。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但如果某个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六、省考职位表中的“参公”是公务员吗

省考职位表中的“参公”严格意义上不是公务员。

参公,即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参公和公务员的区别

根本区别就是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公

七、省考参公单位是什么编制

省考参公单位是事业编制,省考是指各省份公务员的招录考试,参公单位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和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事业编制分为: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3、差额拨款事业单位;4、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