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省公考真题-2021年省考公务员真题

2021中综真题?

一、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第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A.尝贵后贱,可至脱营

B.形与神俱,不可分离

C.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D.四季变动,脉与之上下

答案:D

解析:A选项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B选项是人自身生理功能的整体性的体现。C选项体现了人自身的五脏一体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论述了: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即人体生理随季节气候的规律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人体脉象可随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故D选项为正确选项。

2.“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体现的气化形式是

A.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B.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C.气与气之间的转化

D.形体自身的更新转化

答案:C

解析:在精气学说中,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气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是“气生形”的气化过程;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化为无形之气,乃是“形化气”的气化过程。(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有形之物在气的推动与激发下亦可相互转化,如自然界的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3)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之间也可发生转化,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气;地气上腾于天,又变为天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答案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一)1. C 2. B 3. D

4.①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这一论点,然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证;②“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又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5.①这种行为只讲技术不计后果,体现了“价值意识”“反身意识”等的缺失,违反了“五不”底线要求,且有可能触犯法律;②青年人应引以为戒,坚持“五不”,以基准意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传播健康的信息。

(二)6.D 7.D

8.①照应前文对“猖”的解释,即“'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②跑是放猖的高潮,文章使用多个“跑”,写出了这一过程的喧闹和纷乱;③连用多个“跑”,节奏较为急促,写出了参与者的兴奋感。

9.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10. C 11. C 12. A

13.(1)祖逖不回信,但听任双方互通贸易,获取十倍的利益。

(2)知道大功不能完成,感慨激愤而生病。

2021年省公考真题-2021年省考公务员真题

(二) 15.C

16.①蕴含于“六经”中的圣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尽一生钻研也无法穷尽;②道不远人,《诗经》中就有像《七月》这样重视农事的诗篇,熟读可以悟出立身根本;从而做到脚踏实地。

(三)

17.(1)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示例一:闲来垂钓碧(坐)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示例二:唯有残生梦 犹能到日边

示例三: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示例四:之子棹从天外去 故人书自日边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18. C 19. B 20.A

21.示例:

①而西方艺术重客观;②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③人与自然的关系。

22.示例:

①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②乱石之中,③潺潺的清泉不断涌出,④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2021年河北省对口高考统一试题?

对口语文 对口数学 对口英语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